2025小港醫院公共藝術設置「CARE.關懷.照護」本案說明
小港醫院在建築設計、空間應用與景觀造景方面,展現出台灣現代醫療建築兼具功能性與人文關懷的典範。整體設計理念以「人本、安全、療癒」為核心,透過細緻的空間規劃與環境營造,打造舒適且具有治癒力的就醫場域。
在建築設計方面,小港醫院採取簡約現代的風格,外觀以白色與淺色系為主,展現清爽且具親和力的視覺形象。建築體的設計強調自然採光與良好通風,並利用玻璃帷幕與遮陽系統降低熱能負荷,達到節能與環保的雙重目標。整體量體層次分明,兼顧醫療機能與視覺美感。
在空間應用方面,院內動線清晰,分區合理,診療區與休憩空間各自獨立卻流暢銜接,提升就醫效率與病患隱私。候診區與公共空間設有大量自然採光,並搭配植栽與藝術裝置,營造安靜、放鬆的氛圍。整體空間配置亦納入無障礙設計與智慧導引系統,強化民眾使用的便利性。
在景觀造景方面,小港醫院特別導入療癒性景觀設計概念。院區周邊規劃綠帶、花園與靜思步道,設有供病患與家屬休憩的戶外空間,提供在喧囂醫療情境中的一處心靈喘息之所。綠意與建築融合,不僅提升整體美感,也實踐「景觀即療癒」的精神。
小港醫院透過整合建築、空間與自然景觀,體現以病患為中心的設計思維,營造出一座功能完善且兼具美感的醫療場域。
藝術創意轉化後加入公共場域裡,強調「因地制宜」與環境結合,
善用公共藝術的能量,加強民眾對小港醫院目標的理解,使民眾加深認同感。
小港醫院在建築設計、空間應用及景觀造景上充份考量當代醫療之觀念及需求,包括整體空間美化、藝術化及藝術治療各式新式治療方式應用等。
執行小組委員綜合本院建築設計及未來營運模式之軟硬體規劃後,擇定最具公共性的空間,設置優秀的公共藝術作品,期望公共藝術作品可以發揮「畫龍點睛」之效,強化小港醫院特色。
強調藝術在醫療場域裡,不但具心靈撫慰效果,也將成為身心療癒的管道之一。
醫院的公共空間及使用者皆有其特殊性及醫療上的獨特要求,包括色彩、造型、甚至氣味。因此,本案執行小組委員、建築師團隊及未來營運小組充份討論後,擇定四個設置地點設置公共藝術。
這四個地點深具公共性且不會影響病床動線,讓公共藝術在整體規劃先進的新式醫院空間中別具新意
專案管理:長物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
作品名稱《天空・希望之光》 The Sky: The Light of Hope
創作者| 李億勳 Lee, Yi-Hsun
年份| 2023
作品名稱《海洋・生命之風》 The Ocean
創作者 | 賴純純 Jun T. Lai
年份 | 2023
作品名稱《流光燦爛》 Flowing Illumination
創作者| 朴善熙 Soo Sunny Park (蔚龍藝術有限公司)
年份 | 2023
作品名稱《心的港灣》 HARBOUR OF LIFES 年份 Year | 2023
創作者| 黃裕智Yu-Chih, Huang
年份 | 2023
專案管理:長物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